第四章 网络层


本章主要内容

  1. 虚拟互联网和两种服务、两个层面的概念。
  2. IP地址与MAC地址的关系。
  3. 传统分类的IP地址和无分类域间路由选择CIDR(后者是重点)
  4. 路由选择协议的工作原理

4.1 网络层的几个重要概念

4.1.1 网络层提供的两种服务(面向连接还是无连接的争议)

面向连接:建立一条虚电路,预留双方通信的一切网络资源。双方占用这条虚电路直到通信结束。

无连接:通信双方不必先建立连接。直接发送分组,每一个分组独立发送。网络层不保证服务质量,出错的分组可能出错,丢失、重复、失序。

互联网的设计思路是让网络层设计得尽量简单,想起上层只提供简单灵活的、无连接的、尽最大努力交互的数据报服务。

因此,最终采用了无连接的设计思路。这种设计思路的好处是使网络造价大大降低,运行方式更加灵活。

网络层的两个层面

在路由器上传递的信息有以下两大类:

  1. 转发源主机和目的主机之间所传送的数据
  2. 传送路由信息。(根据路由算法,在路由器中建立路由表,根据此导出转发表)

网络层划分成两个层面:

  • 数据层面
  • 控制层面

数据层面:每台路由器把收到的分组,根据生成的转发表,查询到对应的接口,转发出去

控制层面:每台路由器创建一个路由表(可以是自己根据路由算法生成,也可以是远程控制器下发),导出为转发表。

软件定义网络SDN(Software Defined Network)

新提出的概念,在SDN结构中,所有的路由器都变简单了。路由器之间不在相互交换路由信息。生成路由表的工作交给一个在逻辑上集中的远程控制器来做。

这一概念被用于广域网的升级改造,这样可以使网络的运行效率提高,可以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。


4.2 网际协议——IP(Internet Protocol).。

目前采用的两个版本:

  • IPv4
  • IPv6

与IP协议配套使用的三个协议

  • 地址解析协议 ARP(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)
  • 网际控制报文协议 ICMP (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)
  • 网际组管理协议 IGMP(Internet Group Management Protocol)

4.2.1 虚拟互联网络

全世界有各种各样的网络,他们的寻址方案、最大分组长度,网络接入机制也不尽相同。

显然,为了互联更简单而要求大家使用相同的网络是不现实的。

毕竟,没有一种单一的网络能满足所有用户的需求。

因此,将这些不同的网络连接起来,就需要使用一些中间设备。

物理层使用的中间设备:转发器

数据链路层使用的中间设备:网桥、桥接器、交换机

网络层使用的中间设备:路由器

网络层以上使用的中间设备:网关 (用网关连接两个不兼容的系统需要在高层进行协议的转换。)

使用路由器将网络互联,每个网络统一使用IP协议

4.2.2 IP地址

IP地址现在由 互联网名字和数字分配机构ICANN(Internet Corporation for Assigned Names and Numbers)

IP地址分为两部分

<网络号><主机号>

​ n位 32-n位

IP地址的分类
  • A类:<8(首位0)><24> 共32位,下同
  • B类:<16(首位10)><16>
  • C类:<24(首位110)><8>
  • D类:<多播地址(首位1110)>
  • E类:<保留为今后使用(首位1111)>
无分类编址:CIDR

无分类遇见路由选择CIDR(Classless Inter-Domain Routing)

采用无分类编址的IP地址的结构:

<网络前缀><主机号>

网络前缀

CIDR采用斜线记法,在IP地址后面加斜线,斜线后面写网络前缀所占的位数

128.14.23.7/20

地址块

把网络前缀相同的所有连续的IP地址组成一个CIDR地址块。

地址掩码

计算机通过使用地址掩码与IP地址进行与运算,能从IP地址算出网络地址

4.2.3 IP地址与mac地址的区别

地址解析协议ARP

ARP的作用:

已知IP地址,找对应的MAC地址

当主机A要向本局域网主机B发送IP数据报时,先去ARP高速缓存中查看有无主机B的MAC地址,如果有,那就把这个MAC地址封装到MAC帧中发往主机B。